一場“東郊舊物”的奇幻之旅……
時間:2017.12.27 瀏覽:412017-12-27 東郊記憶
現在的東郊記憶音樂公園,
除了能看到遺留下來的煙囪廠房等工業建筑,
還有隨處可見的創意涂鴉等裝飾...
然而在上個世紀50年代,那個時候,這里是成都國營紅光電子管廠,曾有“北有首鋼、南有紅光”的美譽(感覺聽起來hin牛?。?!
在上世紀的工業時代,這里每天都會生產很多中國第一臺黑白電視機顯像管,這里算的上是黑白顯像管的鼻祖了~
顯像管里有個原件是它的重要組成部分,這個原件也是東郊記憶的“特色舊物”了,你知道是啥嗎?
這個東郊記憶“特色舊物”就是【玻殼】!
可能你知道玻殼是黑白顯像管的一部分,也可能你還沒聽過玻殼這個詞兒,今天,東東就帶你們看看玻殼在這兒的“奇幻漂流記”!
玻殼的歷史
上世紀的黑白顯像管
1959年,紅光電子管廠試制出中國第一支35厘米黑白顯像管玻殼。玻殼是黑白顯像管的一部分,它是工業技術與工人智慧的結晶!
玻殼
不可復制的時代記憶
上世紀90年代末,液晶顯示屏逐漸替代了老的電子顯像管。隨著時代的發展,傳統的工藝與產品漸漸走出大家的視線。
或許再見到它,它已經被堆在角落,上面鋪滿了厚厚的灰塵。沒有了紅光電子管廠,玻殼似乎失去了存在的意義...
但是每塊小小的玻殼都是不可復制的時代印記,隨著時代的變化,它選擇沉淀,等待著屬于它的機會去散發更耀眼的光芒!
玻殼的新生
玻殼化身文創小物
東郊文創集聚區成為成都五大文創集聚區關注度之首,也成為了成都文創的“亮眼之點”。
東郊記憶音樂公園傳承著工業文明,而玻殼見證了這里許多重要的時刻?,F在,東郊記憶把玻殼與文化創意結合在一起,讓玻殼成為了這里鮮明的符號,也是這里重要的組成部分。
在東郊記憶音樂公園的記憶長廊1F有家文創店叫東郊記憶·名堂。
名堂把東郊記憶的園區景色與玻殼融為一體,讓玻殼變成了生活中文藝又實用的物品,賦予了玻殼新的生命!
走進東郊記憶游客中心,你也可以看到許多制作精美的玻殼...打著它們專屬的燈光,可以說是“頭等待遇”了
玻殼化身“節奏大師”
除了把玻殼做成靜物,現在還把它用在了電子科技上。
在成都舞臺四周,用玻殼拼成的音樂墻上,每面墻都是由上萬個玻殼組成的LED發光點,與音頻設備連接后,在演出時,光柱墻會自動根據現場的音樂來控制燈光,讓燈光隨著音樂的旋律而跳動。
你有發現東郊記憶的這面用玻殼拼成的音樂墻嗎?
在東郊記憶園區里隨處可見的海報欄旁,也能看見玻殼,好奇寶寶,可以停下你的腳步,仔細看一看玻殼長啥樣的?!
煥發新活力的玻殼,
已經成為東郊記憶的“寵兒”!
你在東郊記憶音樂公園的哪兒,
發現過這“來頭不小”的玻殼呢?
腦洞大開的時間到,
如果給你玻殼,你會把它拿來干啥?
快留言給東東,看誰更有創意?!
東郊記憶·音樂公園
中國·成都 成華區建設南支路1號